Is reality really real?

物理學家主張他們的研究領域是最基礎的科學。畢竟生物學、工程學、化學等等都必須依賴物理學中的物質、能量和交互作用。

但美國科學家 Robert Lanza 認為,生物學才是宇宙的核心科學。他稱自己的理論為生物中心論(Biocentrism)。

以量子力學中著名的謎團「雙縫實驗」為例,朝屏幕上的兩道平行狹縫射出一束電子時,兩道狹縫的電子產生交互作用,形成干涉條紋。如果我們觀察電子穿過哪道狹縫,干涉條紋就不會出現,電子彷彿知道有人在觀察它們,而不再產生交互作用。

物理學家無法解答這個問題,但 Robert Lanza 認為答案很簡單:「因為我們的意識也是現實的一部份。」

相同邏輯也可套用在量子纏結上,粒子不論相隔多遠,它們的特定量子態都會保持連結。Robert Lanza 說:「它們其實無法在星系的兩端彼此連結,而是因為空間和時間都是我們意識的工具。」

NASA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鷹星雲「創生之柱」,形似水熊蟲(維基百科)
NASA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鷹星雲「創生之柱」,形似水熊蟲(維基百科)

這讓我想起,科幻美劇《星際爭霸戰:發現號》第一次出現的「孢子驅動」技術,太空飛船可以透過某種外星生物的 DNA,遨遊於整個宇宙的菌絲網絡之間。星際空間的移動能力簡直吊打「曲速引擎」。

via GIPHY

從《發現號》第二季的片頭中,也能找出一些端倪。例如:形似皮膚紋理的地形、你的眼是星象儀⋯⋯之類的生物特徵。彷彿在暗示整個《星際爭霸戰》的宇宙就是建立在生物中心論之上的。

其它類似設定的科幻作品,我能想到的還有 1988 年的動畫作品《勇往直前》。

故事把「人類比作宇宙中的癌細胞,而宇宙怪獸是白細胞」的設定,是另一種值得深思的情節。(《寄生獸》既視感?)

曾經拿下擁有日本雨果獎之稱的「星雲賞」,製作名單陣容豪華:庵野秀明(EVA)、美樹本晴彥(超時空要塞)以及田中公平(櫻花大戰)。
曾經拿下擁有日本雨果獎之稱的「星雲賞」,製作名單陣容豪華:庵野秀明(EVA)、美樹本晴彥(超時空要塞)以及田中公平(櫻花大戰)。

最後,蓋上一張保羅哥打臉這個假說的牌,結束這燒腦的一回合。

生物只是物理的一種表現形式(知乎)
生物只是物理的一種表現形式(知乎)

本周金句

一、

誠實且和平的世界是最美好的,可是,兩者相比的話,比較重要的是和平吧?

――《HUNTER×HUNTER

二、

獬豸,能審判善惡的傳說中的神獸。然而,你知道為何它只存在於傳說中嗎?因為想在現實中審判善惡,是不可能的。

――《獬豸

三、

如果要走的快的話,一個人走;如果要走的遠的話,那要大家一起向前

―― 柯文哲

四、

科學是對真相的探索
科學是一種思考方式,從「我不懂某事」開始
接著利用各種證據削弱「我不懂的事」
不管那會領向何種結果
最後都會得到一個結論
然後,首先會發生的
是有十個人會想找出其中錯誤
這叫做「團體失驗」
這樣的話,獲得肯定時,便是經過相當的測試
如果對這個過程產生仇恨
有點奇怪

――《地球圓不圓

五、

文章的最後,分享一部我在上周才看完的科幻電影,去年豆瓣外語電影評分第一,史蒂芬·史匹柏的《一級玩家》,以下節錄我最喜歡的部份:

我創造《綠洲》
因為我在現實世界裡,從未感到自在
我不知道怎麼跟人打交道
我一輩子都很害怕
直到我知道,生命即將結束的那一天
那時我領悟到
現實雖然很可怕又痛苦
但也是唯一
可以好好吃一餐的地方⋯
我最大的遺憾就是⋯
失去唯一的朋友
綠洲
絕對不該是單人遊戲
再會,帕西法爾
謝謝
謝謝你玩我的遊戲

―― 哈勒代